新華社合肥10月25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劉永勝、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費章君等學者聯合組成的科研團隊,近期成功破解了中華獼猴桃基因組序列,構建出完整的中華獼猴桃、毛花獼猴桃子代遺傳圖譜。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雜志《自然》子刊《自然通訊》上。
獼猴桃起源于我國南方地區,約100年前被引入新西蘭,經過多年馴化、培育,現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食用水果。由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教授劉永勝和美國康奈爾大學湯姆遜植物研究所博士費章君帶領的獼猴桃基因組國際合作組織,聯合四川大學、中科院廣西植物所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對廣泛栽培的中華獼猴桃品種“紅陽”的基因組進行分析,發現了中華獼猴桃類植物的果實風味、營養品質相關基因產生和進化的基因組學基礎,公開了第一張完整的獼猴桃遺傳圖譜和分子標記序列,揭示了存在于中華獼猴桃進化過程的3次基因組倍增的歷史事件,為獼猴桃品質改良和遺傳育種奠定了重要基礎。
據介紹,該研究成果全部公開,打破了部分公司對獼猴桃基因組序列數據資源的壟斷,使全球研究人員可以共享。